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圆满结束了对缅甸的国事访问。在这次访问中,两国同意在中国和缅甸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决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的期待,丰富了中缅关系的内涵,必将为中缅合作注入持续的动力和活力。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这一政治共识的背后是中缅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特殊关系。这也是两国人民患难与共、互相帮助的兄弟情谊。
中国和缅甸山水相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延续了几千年。早在秦汉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上,两国人民就交换必需品。近代以来,交流频繁,双方一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缅甸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与新中国签署边境条约的亚洲邻国。建交70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缅关系始终是牢固的,两国的前途和命运一直是紧密相连的。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缅两国都进入了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缅建立命运共同体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缅甸总统热敏说,缅甸支持习近平主席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愿意与中国积极建设中缅命运共同体。
构建中缅共同命运共同体——在这一政治共识的背后,是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崭新蓝图。
习近平主席对缅甸的访问虽然短暂,但日程安排紧凑,成果丰硕,他出席了12场活动,并见证了29个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在与缅甸高级部长昂山素季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中缅命运共同体”时指出,我们要做好落实工作,系统规划和部署下一阶段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两国关系的政治领导,推动中缅关系迈上新台阶。
随着中缅“一带一路”优质合作建设的加快,新时期中缅友好合作的“金银大道”越来越宽、越来越亮。加快发展对接,构建经济走廊;关注领先项目,加强互联互通;扩大贸易和投资,密切地方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促进人文交流...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为中缅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规划蓝图。昂山素季表示,缅甸愿意积极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全面实施皎漂项目,加快交通、能源、产能、文化、边境和地方合作。缅甸愿与中国携手努力,建设中缅命运共同体,造福两国人民。
建设中缅共同命运共同体——这一政治共识的结果必将为两国交流树立榜样。
20世纪50年代,中国、印度和缅甸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新,树立了与各国交往的典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天,世界正在经历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你有我,我有你。目前,两国正在共同建设中缅命运共同体,这将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莫道军早走了,有亲戚朋友。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拜访就选择了一个有着千年友谊的邻居。这是中国推动建设一个植根于周边地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另一个重要实践。
(作者是本报评论员)
来源:39科技网
标题:共同建设中缅命运共同体(望海大厦)
地址:http://www.53kjxw.com//msjy/118.html